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伐时期的地方政局与派系革命——以1927年福建“谢瘦秋案”... 收藏

北伐时期的地方政局与派系革命——以1927年福建“谢瘦秋案”为线索

Local Politics and Factional Strives during the Northern Expedition:An Observation Based on the Case of Xie Shouqiu in Fujian,1927

作     者:潘建华 PAN Jianhua

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00101 

出 版 物:《史林》 (Historical Review)

年 卷 期:2024年第2期

页      面:183-194,2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调研项目(项目号:2024QNZX030)阶段性成果 

主  题:北伐 谢瘦秋案 福州系 新编军 

摘      要:北伐时期,地域社会既有的政治力量在革命进程中不断分合演进,深刻制约着国民政府对地方政治的整合,福建则由于1927年国民党中央党部特派福建工运指导员谢瘦秋被福建地方党政当局逮捕并擅行枪决一案的发生,成为就近观察的良好站点。谢氏之死既是北伐时期福建地方政治生态演进中带有明显地域区隔的福州系与新编军系两大派别营垒冲突的产物,也与新兴的南京国民政府政治整合能力薄弱密切相关。谢案善后中相关责任人从“有罪到“无罪的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国民政府在建政中对地方政府妥协的体现。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