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化”到“中国化”:茅盾论如何学习文学的“民族形式”
From "Europeanization" to "Chineseization": MAO Dun on How to Learn the "National Form" of Literature作者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 版 物:《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n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7卷第3期
页 面:22-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中国文艺复兴’话语考论”(21BZW060)
摘 要:“民族形式论争被视作“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之一,茅盾是其重要参与者,他的作品也是被公认的“民族形式的代表。作为“同路人的茅盾有关“如何学习文学的‘民族形式’的思考有误置更有调适,尤具历史价值。茅盾延续了鲁迅、瞿秋白的思考,但并不赞成文艺大众化和“民族形式论争中对“五四的极端否定,而能在检讨“欧化中有力捍卫白话文运动与启蒙精神。茅盾在以“文艺复兴和“宋代近世论观照“五四上与胡适等人有所共鸣,但主张立足于更广大的社会视野,从政治经济阶层的变迁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底层找寻文化生成基础,并据此反驳“民间形式中心源泉论,更希望从不朽、古典的市民文学中学习“民族形式。在反思市民浪漫文艺的基础上,茅盾进而提出创造充实、壮健与美丽的民族文学形式,与1930—1940年代民族文艺复兴思潮相呼应,提倡理智与情感、理想与浪漫的统一,代表一种具有新古典风格的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兴起,推动了新文艺从“欧化向“中国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