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语境看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以肉连响为例
An Analysis of the Preservation and Advancement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within a Social Context:A Case Study of Roulianxiang作者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北京100031
出 版 物:《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Huangzhong:Journal of Wuha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年 卷 期:2024年第1期
页 面:39-47,167页
学科分类:030405[法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0304[法学-民族学] 03[法学]
基 金: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22JJD7600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湖北省利川市的肉连响入选国家级第二批(200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表演时,表演者拍打自己的身体,发出阵阵响声。这种起源于为乞讨而表演的“泥神道在今天的社会语境下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成为了土家族文化的代表,目前也是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新创舞蹈作品的素材。该文通过来自田野的实际感受和相关研究文献的研读,思考“肉连响及其类似的非遗音乐项目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作者认为,对于肉连响及其类似的非遗项目来说,保留原属语境的“完整保护在今天不可能实现,变化与发展以使其适应今天的生活是必然之举,而这类非遗项目在原属语境中的发展程度(含“舞台化“审美性以及艺术性上的“完整性)是我们思考非遗项目在今天的新语境中怎样保护和怎样发展的参考依据。非遗项目的形式与其原属语境和新语境之间变化的关系决定着非遗项目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也决定着非遗项目的功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