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政治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劳动权利思想的逻辑演进与范... 收藏
劳动哲学研究

从政治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劳动权利思想的逻辑演进与范式转变

作     者:潘二亮 

作者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版 物:《劳动哲学研究》 (Theoretical Probes to Labor Issues)

年 卷 期:2023年第2期

页      面:19-36页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01[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03[法学] 0101[哲学-哲学] 030501[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  题:政治批判 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 劳动权利 

摘      要:马克思劳动权利思想经历了从政治批判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演进与范式转变历程。在《莱茵报》《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资产阶级政治权利哲学思想,在政治实践与理论的批判中逐渐形成了面向现实批判的独具特色的劳动权利思想。在《巴黎手稿》时期,首次对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理论与哲学理论进行了双重批判,确立了基于劳动权利异化的私有财产权批判范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形成了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意义上的、历史科学的劳动权利思想。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确立了劳动权利的生产关系批判范式,由此正式开启了劳动权利思想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并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表述。在《资本论》及其“三大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系统、完整、准确地表述了劳动权利思想,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与交换方式的整体性、内在性的批判,科学地解构了资本主义的资本权利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的所谓劳动自由、平等等权利意识形态是建立在资本雇佣劳动制度这一现代奴隶制基础上的,必须铲除基于资本雇佣劳动制度的生产方式,建立自由劳动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劳动权利自由、平等。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实现了劳动权利思想的深化发展,马克思基于共产主义的自由个性劳动,提出了按劳动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优越于资本主义按资本分配原则,但是仍没有摆脱评价和衡量财富的唯一性、标准性、强制性,只有实行基于个性劳动的按需要分配原则,才能实现人的个性意义上的劳动权利自由、平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