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四川盆地南部泸州—云锦地区走滑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收藏

四川盆地南部泸州—云锦地区走滑断裂构造变形特征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ike-slip faults in the Luzhou-Yunjin area,southern Sichuan Basin

作     者:田方磊 梁虹 臧殿光 刘欢 巫芙蓉 何登发 刘鹏 刘珍 张伟康 司阳涛 陈浩凡 Tian Fangei;Liang Hong;Zang Dianguang;Liu Huan;Wu Furong;He Dengfa;Liu Peng;Liu Zhen;Zhang Weikang;Si Yangtao;Chen Haofan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物探研究院成都610213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西南物探分公司成都610213 

出 版 物:《地质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59卷第3期

页      面:804-81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扬子克拉通盆地深层新元古代裂谷体系的结构、成因及其控油气作用”(编号:42330810)资助 

主  题:走滑断裂 褶皱冲断构造 成因机制 油气 泸州—云锦地区 四川盆地南部 

摘      要:以多重滑脱褶皱冲断构造为主要变形的泸州—云锦地区同样发育走滑断裂。逆冲构造和走滑断裂的分类、分期厘定对于重新认识泸州—云锦地区的断裂系统具有重要意义。以泸州—云锦地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钻测井数据为基础,通过平面—剖面结合精细构造解析和井—震标定分析,获得如下认识:1)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等不同走向、不同级别的逆断层和褶皱带叠加、复合变形,构成了泸州—云锦地区网状的多重滑脱冲断褶皱构造变形系统。2)区内主要发育4条走滑断裂带,断层对关键界面的改造呈现出微小伸展地堑的变形特征,在剖面上则主要表现出“Y字形负花状构造的变形样式。其中,蜀南1号走滑断裂带近南北走向,在左旋剪切作用下形成;蜀南2号、3号走滑断裂带由多条次级断层带或小型正断层左阶斜列构成,形成于右旋剪切背景。蜀南1号、蜀南2号、蜀南3号走滑断裂带均形成于二叠系沉积前(相当于泥盆纪—石炭纪)。蜀南4号走滑断裂带则呈北东走向,主体沿着背斜带的脊部发育,在右旋剪切作用下发育,形成于二叠系沉积后(相当于早-中三叠世)。蜀南4号断裂带、蜀南3号断裂带的局部区段以及主体发育在二叠系—三叠系内的逆冲断层,对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的多套源储组合具有良好的沟通作用;同时,它们对断控缝洞型储集层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利于二叠系栖霞组、茅二段、嘉陵江组等多层系的油气聚集成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