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活着”:人的生存及其意义 收藏

“活着”:人的生存及其意义

“To Live”:Human Existence and Its Signifi cance

作     者:杨国荣 YANG Guorong

作者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 

出 版 物:《社会科学》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3期

页      面:34-4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以人观之:历史变局中人的存在研究”(项目编号:22JJD720011)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1JZD018) 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创新中心”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人的生存 创造活动 有限性及其超越 

摘      要:“活着是人“在世的第一个前提:具有生命形态,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基本条件。除了劳动这种社会形式外,自然层面的人欲构成了生存的内在动力。作为人的原初规定,人欲与人的感性存在相关。“活着固然是人存在的前提,然而,在“活着这一点上,人与动物并没有根本区别。人不同于动物的主要之处在于:动物始终只能以其物种所限定的方式生活,人则总是追求活得更好,并且实际上能够以更好的方式生存。更好的生活,离不开人自身的多样努力,后者的具体内容表现为不同的创造活动。意义的生成基于人自身的作为,有意义的生活,同样离不开人的作用。个体的存在总是有限的,好的生活或有意义的生活,同时涉及这种有限性的扬弃。人诚然无法让生命永存,但却可以使自身创造的文化影响恒久延续。在人类活动的多样展开中,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与生活意义的无限性之间的张力,将不断得到扬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