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锑污染物对绿藻及蓝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收藏

锑污染物对绿藻及蓝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Acute toxic effects of antimony contaminants on green algae and cyanobacteria

作     者:李方 张怡立 王曼 孟祥周 沈忱思 LI Fang;ZHANG Yili;WANG Man;MENG Xiangzhou;SHEN Chensi

作者机构: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1620 上海污染控制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上海200092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092 

出 版 物:《纺织学报》 (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4期

页      面:169-17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ZR1401500) 东华大学中央高校基金理工基地项目(2232022G-11/2232023G-11) 

主  题:锑污染 蓝藻 绿藻 毒性效应 废水处理 

摘      要:为深入了解不同价态锑的水生生态毒性及其影响因素,选用2种绿藻(羊角月牙藻、莱茵衣藻)和2种蓝藻(聚球藻、水华鱼腥藻)作为模式生物,通过测定藻细胞抑制率、叶绿素a、抗氧化酶及观察细胞微观结构,对锑(Ⅲ)和锑(Ⅴ)进行毒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 mg/L锑(Ⅲ)或锑(V)暴露72 h后,锑(Ⅲ)对微藻的抑制率最高达76.6%,而锑(Ⅴ)对微藻的最高抑制率仅为41.0%,且绿藻较蓝藻受锑胁迫更为敏感;微藻的叶绿素a合成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表现出与生长抑制类似的响应规律,相较之下蓝藻的叶绿素a合成受到的影响较绿藻小;绿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而蓝藻则不具备统一的变化规律;从亚细胞结构来看,莱茵衣藻的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及其它细胞器均受到了损伤,而聚球藻主要是光合系统受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