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海南省福寿螺系统发育分析及种群遗传学研究 收藏

海南省福寿螺系统发育分析及种群遗传学研究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population genetics of the Pomacea snail(Gastropoda:Ampullariidae)in Hainan province,China

作     者:吕鑫 Jitrawadee Intirach 黄萍 张帆 高素真 焦惠生 舒畅 周云飞 吕志跃 LüXin;Jitrawadee Intirach;HUANG Ping;ZHANG Fan;GAO Suzhen;JIAO Huisheng;SHU Chang;ZHOU Yunfei;LüZhiyue

作者机构:海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海南海口571199 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科研部海南海口570100 海南医学院热带医学与检验医学院海南海口571199 苏州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江苏苏州215031 海南医学院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海南海口571199 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080 

出 版 物:《热带医学杂志》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第24卷第4期

页      面:451-459,F0002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2303,81572023,8137183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300800,2021YFC23008001,2021YFC23008002,2021YFC23008003)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2003,ZDKJ2021035)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20120) 国家寄生虫资源库(NPRC-2019-194-30)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B030316025)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9A1515011541) 

主  题: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分析 单倍型 福寿螺 海南省 

摘      要:目的对海南省福寿螺进行分子鉴定,完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为识别和防控福寿螺的持续扩散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和16S核糖体脱氧核糖核酸(16S rDNA)基因,对海南省18个县市61个采样点采集的福寿螺样本,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及种群遗传学研究。采集1050只福寿螺,随机对其中632只和577只进行COI和16S rDNA基因测序。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序列构建数据库,COI和16S rDNA数据库分别有1465和641条序列。使用MEGA X和DnaSP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小管福寿螺为海南省优势种(79.9%)。小管福寿螺和隐秘福寿螺在海南17个市县同时存在。基于COI基因,小管福寿螺分为A支(与来自日本和中国福寿螺亲缘关系密切)、B支(与来自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和中国福寿螺亲缘关系接近)和C支(与来自马来西亚、日本、阿根廷、巴布亚新几内亚、缅甸、智利和中国福寿螺亲缘关系近)。基于16S rDNA基因,小管福寿螺分为A支和B支系(与来自马来西亚、阿根廷、菲律宾、美国和中国福寿螺亲缘关系较近)。单倍型网络分析表明,基于小管福寿螺的COI和16S rDNA基因,分别有4个和3个单倍型。隐秘福寿螺只表现出单一的COI单倍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福寿螺样本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最高(Hd=0.679,π=0.053),而琼海市和屯昌县之间的种群分化最大(F_(ST)=0.63)。小管福寿螺和隐秘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较低。结论海南省小管福寿螺的COI和16S rDNA序列具有多态性。福寿螺可能被多次引入海南,其中隐秘福寿螺在海南省首次得到确认,尚未记录到斑点福寿螺的分布。海南省小管福寿螺和隐秘福寿螺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