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耕作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氮碳的影响 收藏

耕作方式和生物炭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土壤氮碳的影响

作     者:陈海情 张凯 黄超 王鹏飞 孟晔 安佳慧 刘栩辰 马守田 王兴鹏 刘战东 

作者机构: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 版 物:《麦类作物学报》 (Journal of Triticeae Crops)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851)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22FY101600)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ASTIP) 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222102110163) 

主  题:施用生物炭 耕作方式 冬小麦 产量 土壤碳 土壤氮 

摘      要:为探讨旋耕和深松条件下生物炭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碳氮的影响,探寻冬小麦最佳耕作方式和生物炭施用量组合,2021-2023年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旋耕和深松两种耕作方式,以及0、4.5和9t·hm-2三个生物炭施用水平,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冬小麦产量和土壤碳氮的差异。结果表明,耕作方式和生物炭施用量对麦田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总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全氮含量和微生物量碳含量的影响分别在2022和2023年均达到显著水平。在0~20cm土层,与旋耕相比,深松下土壤总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提高13.9%和29.5%,同时深松对20~3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使土壤硝态氮残留量显著降低8.5%。与不施生物炭相比,施用生物炭对0~30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有促进作用,并减少0~50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使总碳和全氮含量增加22.4%和6.7%。在2022和2023年,深松下冬小麦产量较旋耕均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5.8%和12.0%,其中SSB2处理产量均最高。综合分析表明,深松+9t·hm-2生物炭效果最好,是高产和提高土壤肥力的耕作与生物碳施用组合,可以应用推广。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