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优质籼稻变温储藏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与动力学模型 收藏

优质籼稻变温储藏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与动力学模型

Kinetic Modeling of Changes on the Pasting Properties of High-quality Rice During Variable Temperature Storage

作     者:杨东 李倩倩 颉宇 石天玉 Yang Dong;Li Qianqian;Jie Yu;Shi Tianyu

作者机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 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37 

出 版 物:《中国粮油学报》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39卷第3期

页      面:1-1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X2229) 

主  题:籼稻 变温储藏 糊化特性 模型 

摘      要:为了探究籼稻在变温储藏过程中糊化特性变化规律,为低温储粮工艺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初始水质量分数为14.0%、14.5%、15.0%的籼稻在低温、准低温、室温储藏条件下糊化特性及食味品质变化规律,并建立了糊化参数变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室温下籼稻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和回生值的增长幅度较低温、准低温下显著,平均增幅分别为1866、1215、1572、523 cP,偏高水分样品糊化指标变化幅度相对剧烈,峰值黏度和最低黏度与食味品质的相关性更强(P0.01),说明低温或准低温下储藏有利于延缓籼稻食味品质变化。采用零级和一级动力学模型、高斯模型和傅里叶级数对各项糊化指标进行拟合,分析比较可知,高斯模型对籼稻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峰值黏度和最低黏度变化的拟合结果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在0.668~0.942和0.687~0.906范围内,傅里叶级数对最终黏度和回生值变化的拟合结果较好,R^(2)分别在0.661~0.861和0.701~0.868范围内。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