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從“宋朝文法”到“大元法度”:蒲室疏的異域傅播與受容 收藏

從“宋朝文法”到“大元法度”:蒲室疏的異域傅播與受容

From“Principle of the Song Dynasty”to“Principle of the Yuan Dynasty”:The Foreign Spread and Acceptance of Pushi Shu

作     者:王汝娟 Wang Rujuan

作者机构:復旦大學出版社 

出 版 物:《中华文史论丛》 (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年 卷 期:2024年第1期

页      面:339-364,41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主  题:蒲室疏 文章學 絕海中津 “大元法度” 五山文學 

摘      要:笑隱大訴《蒲室集》中收錄的百餘篇疏文,自14世紀中葉傳入日本後,被尊馬中土疏文的典範,凝定馬“蒲室疏這一專名而成馬日本五山禪僧的四六寫作範本,“蒲室疏法成馬一種專門之學。此一是因為蒲室疏在體制上遵循一定格套、結構較馬固定,便於當時對四六創作尚處於茫昧階段的日本五山禪僧學習模仿;二是因馬蒲室疏大量徑用經史類外典、對仗工巧切繳等造就的端重典雅的館閣文學風貌,與宋代帶有山林蔬笋之氣的禪四六迥異,契合了日本五山禪僧外交文書寫作的實際需求,獲得在幕府外交中擔任要職的絕海中津的大力闡揚。蒲室疏這種文章學特質的形成,既與大訴的教育經歷和高級僧官身份有關,也與元代漢文化遭異族文化入侵、駢體文衰落,大訴有意振之的文化心態有關。蒲室疏繼承的並非南宋以來的禪四六寫作傳統,而是與之保持了較大的疏離,回歸到士大夫四六的寫作範式。它淡褪了南宋以來“五山文學的世俗化一面,呈現出較單一的士大夫化面貌,是“五山文學在元代的新轉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