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岗治理碳汇作用与碳汇能力评估
Assessment on the role and capacity of carbon sink in managed Benggang作者机构: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712100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100053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州350117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州350003
出 版 物:《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Scienc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22卷第2期
页 面:146-153页
学科分类: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90707[农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815[工学-水利工程]
基 金: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南方红壤区典型侵蚀退化地不同治理措施碳汇效应与计量技术研究与示范”(SKS-2022083) 福建省水利科技项目“南方红壤侵蚀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核算研究”(MSK202311)
摘 要:为了评估崩岗治理的碳汇能力,在福建省安溪县选择未治理崩岗(UB)为对照,综合治理模式崩岗(MB)和整地造林模式崩岗(AB)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0~10、10~20和20~40 cm土壤样品,使用碳氮分析仪测定土壤有机碳,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通过样方法和全面清查法调查树种、胸径、树高,利用生物量方程和收获法测定生物量。结果表明:1)崩岗治理产生明显的保土保碳、减蚀减排和增绿增汇的作用;2)AB的增汇作用以植被碳库提升为主,MB以土壤碳库提升为主;3)AB的碳汇能力高于MB,2种模式的造林及其管护方式是引起碳汇增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崩岗治理10a左右,拦蓄沙土中的土壤碳密度低于南方红壤区退化土地植被修复后的土壤碳密度,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崩岗治理是防治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具有明显的保碳减排增汇等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崩岗治理的模式选择与其碳汇能力评估提供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