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科学隐喻推动公众理解科学:以人工智能隐喻为例 收藏
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

科学隐喻推动公众理解科学:以人工智能隐喻为例

Scientific Metaphors Promoting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 Case Stud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作     者:方媛媛 赵小凡 

作者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版 物:《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Science Educ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卷第1期

页      面:83-96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08[工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81104[工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0835[工学-软件工程] 0811[工学-控制科学与工程] 0812[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基  金:2020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科技翻译》(项目编号2020mooc405) 

主  题:科学隐喻 创建与理解 人工智能 公众理解科学 

摘      要:科学领域的拓展创新需要构筑联结新旧思维的桥梁,而科学隐喻就是人们借用始源域的相似性来诠释新目标域的迁移载体,可以推动新学科体系概念的创建和推理、提升科学共同体内部沟通以及公众理解科学的效率。本文阐述了科学隐喻的缘起与发展脉络、梳理了其科学创造与传播的功能及支撑这些功能的心理机制,辅之以案例进行论证说明,并对科学隐喻当前的研究和发展做了总结和展望。最后以人工智能作为案例进行深度解析,揭晓该领域基础隐喻和子隐喻在推动公众理解人工智能的关键作用,从而帮助大众真正理解隐喻的认知工具性作用,以及潜移默化中对大众思维和理解科学所产生的深刻影响。通过理论的梳理和案例的实证分析,揭示认知在传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从而论证隐喻在科学理论中存在的必要性和前瞻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