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青海省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及修复分区划分 收藏

青海省生态修复关键区识别及修复分区划分

Identification of Key Area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Division of Restoration Zones in Qinghai Province

作     者:马泽钰 李鹏 肖列 王博 许垚涛 潘金金 MA Zeyu;LI Peng;XIAO Lie;WANG Bo;XU Yaotao;PAN Jinjin

作者机构: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 西安理工大学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西安710100 

出 版 物:《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38卷第3期

页      面:252-26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ZDLSF-65) 地质调查项目(DD20220882) 

主  题:青海省 InVEST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簇 生态修复优先区 

摘      要:[目的]基于“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治理思路识别生态修复优先空间抑制生态退化,是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方法]以青海省为研究区,通过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重心迁移反映城市化进程,定量评估2005—2020年7项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敏感性和生境退化度,提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簇—生态敏感性-生境退化度识别生态修复优先空间,将内部缺陷和外界胁迫相结合,划定5类生态修复优先区并提出相应修复策略。[结果]青海省2005—2020年产水深度分别为125.1,106.9,80.0,135.4 mm,水源涵养深度稳定在15 mm左右。粮食产量由1.42 t/hm^(2)提升至2.02 t/hm^(2),防风固沙能力由2.42 t/hm^(2)提升至4.59 t/hm^(2),土壤保持能力由85.90 t/hm^(2)下降至65.30 t/hm^(2);青海省生态系统服务簇可划分为生态宜居和谐簇、水土耦合协调簇、生态源地保育簇、自然生态修复簇、防风固沙功能簇5类。基于双变量自相关识别生态恢复优先点结果可知,青海省主要关键生态恢复点和自然生态恢复点面积分别占5.26%和2.55%,其中关键生态恢复点和生态宜居簇增加区域在空间上分布基本吻合。[结论]青海省生态修复优先区集中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荒漠地区、高海拔山区、水源地和河流沿岸及人类活动较频繁的河湟谷地和天峻县、兴海-玛多—曲麻莱县一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