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成因类型及特征再认... 收藏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断溶体油藏成因类型及特征再认识

New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dovician marine fault-karst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the northern Tarim Basin

作     者:杨德彬 鲁新便 鲍典 曹飞 汪彦 王明 谢润成 YANG Debin;LU Xinbian;BAO Dian;CAO Fei;WANG Yan;WANG Ming;XIE Runcheng

作者机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成都610059 

出 版 物:《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Oil & Gas Ge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45卷第2期

页      面:357-366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基  金:中石化科研项目(P20017 P21063-2) 

主  题:成因类型 碳酸盐岩 断溶体油藏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 

摘      要:前人提出的“断溶体油藏概念,现已成为海相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的新目标、新类型。但断溶体油藏与传统的风化壳型喀斯特油藏有显著差别,断溶体储集体类型、结构特点也存在差异。研究断溶体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的差异性,将断溶体划分为过溶蚀残留型、破碎+强溶蚀型和强破碎+弱溶蚀型3种类型。研究表明不同成因类型的断溶体油藏,其溶蚀程度、缝洞规模、累产油量、地层能量和缝洞间连通性差异明显。过溶蚀残留型油藏的分布受风化壳不整合面及断裂带的纵向溶蚀作用控制。破碎+强溶蚀型及强破碎+弱溶蚀型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与不整合面的发育和构造位置关系不大,主要受溶蚀断裂带“破碎+溶蚀程度控制,在溶蚀断裂带核部发育规模较大的洞穴,向两侧逐步发育裂缝-孔洞型、裂缝型储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