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InSAR相位解缠最大流/最小割权值改进算法 收藏

InSAR相位解缠最大流/最小割权值改进算法

The improved max-flow/min-cut weight algorithm for InSAR phase unwrapping

作     者:高延东 贾义琨 李世金 陈宇 李怀展 郑南山 张书毕 GAO Yandong;JIA Yikun;LI Shijin;CHEN Yu;LI Huaizhan;ZHENG Nanshan;ZHANG Shubi

作者机构:中国矿业大学自然资源部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116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出 版 物:《测绘学报》 (Acta Geodaetica et Cart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53卷第4期

页      面:644-65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601[工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816[工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01409 U22A20569) 

主  题:InSAR 势函数 最大流/最小割 相位解缠 

摘      要:InSAR已经在高精度DEM反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相位解缠技术是影响DEM获取精度的关键步骤之一,然而大梯度变化区域一直是影响解缠结果精度的核心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势函数改进权值的最大流/最小割相位解缠算法。首先,针对PUMA模型权值设置不合理的问题进行研究,利用外部已有DEM获取相位梯度变化的先验信息,将窗口最大绝对相位梯度值代入相应的势函数公式中获取权值;然后,通过对势函数权值的设置进行阈值调节,解决由于势函数权值设置不合理导致PUMA势函数无法发挥作用引起的解缠错误问题,进而提高大梯度变化区域相位解缠精度;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和真实TanDEM-X InSAR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并与已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数据中本文算法可以提高至少44.93%的解缠精度,真实数据中在大梯度变化区域,本文算法较已有算法可以获得更大范围的有效解缠结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