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机制研究 收藏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机制研究

Mechanism of noise induced hidden hearing loss based on proteomics

作     者:王淼 吴芳杉 崔博 梁伟 曾强 马科锋 Wang Miao;Wu Fangshan;Cui Bo;Liang Wei;Zeng Qiang;Ma Kefeng

作者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天津300070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研究所天津300011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天津300050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361003 

出 版 物:《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年 卷 期:2024年第42卷第4期

页      面:241-247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3[医学-耳鼻咽喉科学] 10[医学] 

基  金:天津市医学重点建设学科(TJYXZDXK-066B)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科技重点项目(TJWJ2021ZD004) 

主  题:听力损失 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 蛋白组学 肌醇1,4,5-三磷酸受体3型(Itpr3) 溶脂载体家族38成员2(Slc38a2) 

摘      要:目的通过蛋白质组学对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于2022年10月,按照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将64只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和噪声暴露组,每组32只。噪声暴露组在声压级100 dB、2000~16000 Hz宽频噪声下暴露2 h,构建小鼠隐性听力损失模型。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小鼠噪声暴露后第7天的听力阈值变化情况,免疫荧光观察基底膜毛细胞损伤情况,4D-Label-free定量蛋白组学鉴定并分析各组小鼠内耳差异表达蛋白质,并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进行验证,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噪声暴露后第7天,短声(click)、8000 Hz声刺激时两组小鼠听力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6000 Hz声刺激时噪声暴露组小鼠听力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共聚焦免疫荧光显示噪声暴露组小鼠耳蜗组织基底膜毛细胞排列整齐,但中回和底回突触前膜C末端结合蛋白2抗体(CtBP2)相对表达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蛋白功能主要集中在膜电位调节、配体门控通道活性、配体门控离子通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蛋白明显富集的通路包括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等。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噪声暴露组小鼠肌醇1,4,5-三磷酸受体3型(Itpr3)表达量升高,溶脂载体家族38成员2(2Slc38a2)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在构建的小鼠噪声性隐性听力损失模型中,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并验证差异表达蛋白Itpr3和Slc38a2,初步证实以Itpr3和Slc38a2为代表的谷氨酸能突触相关通路可能参与了隐性听力损失的发生。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