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全球乡村发展理论演化及其对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启示 收藏

全球乡村发展理论演化及其对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启示

The theoretical evolution of global rural develop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rural modernization in China

作     者:李思梦 杨忍 龙花楼 LI Simeng;YANG Ren;LONG Hualou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006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南宁530004 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广州51027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版 物:《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79卷第4期

页      面:854-87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193,41971216)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拔尖科研人才培育项目(22lgqb13) 

主  题:乡村发展 理论演化 乡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乡村地理学 中国 

摘      要:乡村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现乡村发展与全面振兴的最终目标。本文基于乡村发展与乡村现代化的内涵与逻辑,系统梳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全球乡村发展的阶段特征、路径策略与理论演化,总结了中国乡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构建了支撑中国乡村现代化转型的学理认知框架。主要结论为:①乡村发展旨在通过不断优化乡村发展要素,重塑乡村地域功能与形态,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而乡村现代化是通过现代化理念、机制、要素等逐渐改变乡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球乡村逐渐从农业复兴、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转向新时期的乡村绿色化、生态化、智慧化发展,理论认知上经历生产主义、后生产主义、多功能主义以及全球乡村的新生产主义、可持续发展范式的转变。③中国乡村现代化仍面临农业生产配套条件落后、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不足、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社会治理隐患、资源环境困境以及人力资本短板等问题与挑战。④面向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现代化现实需求,重点聚焦于制度体系创新、乡村空间规划管控与关键技术体系、资源要素整合与优化配置路径、未来智慧与绿色乡村建设及其科学治理等方面,基于人地耦合的系统思维,深化中国乡村现代化的基础理论与科学路径、发展模式与保障机制、社会协同治理与空间管控等方面的研究,构建起中国乡村现代化转型的乡村地理学科话语体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