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2015—2020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蓝绿空间土地利用变化... 收藏

2015—2020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蓝绿空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

Land Use Changes in Blue-green Space and Their Impacts on Carbon Storage in Daxing'an Mountain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15 to 2020

作     者:高铭阳 张俊玲 石淞 刘威 Gao Mingyang;Zhang Junling;Shi Song;Liu Wei

作者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出 版 物:《水土保持通报》 (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1期

页      面:453-464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06[工学-城乡规划管理]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性项目“黑龙江省绿色空间碳储量与景观格局适应性调控路径研究”(LH2022E001)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遗产学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渔猎文化景观的保护传承及其作用机制研究”(LH2020E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寒地城市森林水平与垂直结构季相变异的冷岛机制研究”(42171246) 

主  题:蓝绿空间 InVEST模型 PLUS模型 碳储量 大兴安岭 黑龙江省 

摘      要:[目的]预测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蓝绿空间用地变化并分析其对碳储量的影响,为实现大兴安岭“双碳目标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2015,2020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检验的驱动因子引入PLUS模型,预测2030年蓝绿空间用地格局,耦合InVEST模型分析蓝绿空间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量化并验证蓝绿空间对碳储量波动的主要驱动地类。[结果]①2015—2030年蓝绿空间持续增长,林地均达蓝绿空间转入的60%以上,占绝对优势。②2015—2020年蓝绿空间占碳储量增长空间总面积的96.52%,2030年自然发展、蓝绿空间保护、城镇快速发展情景碳储量分别为1.4594×10^(9),1.4831×10^(9)和1.4647×10^(9)t,主要为大量非蓝绿空间向林地、草地的转入,其中蓝绿空间保护对碳储量增加作用最明显。③蓝绿空间中林地、草地、水域聚集程度与碳储量呈显著正相关,林地、草地为碳储量变化第一、第二主导地类。[结论]未来应延续优良生态政策,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蓝绿空间进行重点保护,提高林地、草地结构完整性,助力该地区实现“双碳目标。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