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建立“新民族哲学”的思考 收藏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建立“新民族哲学”的思考

Reflec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New National Philosophy”i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Community in the 1930s and 1940s

作     者:周伟义 Zhou Weiyi

作者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芜湖241002 

出 版 物:《党史研究与教学》 (CPC Histo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年 卷 期:2024年第1期

页      面:14-2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60205[历史学-中国近代史]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1919—1949)”(19BKS004)的阶段性成果 

主  题: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新民族哲学” 新民主主义哲学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摘      要:1939年,萧一山发出了“建立新的民族哲学的倡议,得到众多学者附议与思考。这一倡议在目的上直接服务于抗战建国,在政治立场上则附和国民党政府文化统治政策,企图通过对民族性的强调掩饰其基于阶级立场的反共的政治目的,客观上构成了国民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对抗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建立“新民族哲学的主流路径是将国民党实权派哲学直接等同于“新民族哲学,一方面为其在传统文化中寻求理论依据,一方面为其赋予新道统的地位。马克思主义者破解了“民族哲学这一伪概念,强调要以科学的理论指导革命实践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在“新民主主义的指导下,建立了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的“新民主主义哲学,实现了对“新民族哲学的超越。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