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质量三大争议问题的回应——基于“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的评估
Response to the Three Controversial Issu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Quality of China’s Farmer Cooperatives:An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China Academy for Rural Development-Qiyan China Agri-research Database of Zhejiang University作者机构: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城乡融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出 版 物:《中国农村经济》 (Chinese Rural Economy)
年 卷 期:2024年第2期
页 面:90-11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0301[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12[管理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政府支持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与政策调适研究”(编号:20BJY134)的资助
摘 要:本文基于“浙大卡特-企研中国涉农研究数据库提供的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回应有关“空壳社、合作社经营和服务能力以及合作社“异化三个方面的争论。研究发现:第一,根据合作社报送年报情况和活跃度得分情况,尚在运行的合作社约60%为“空壳社。第二,合作社经营和服务能力整体偏弱,分布很不均衡。近90%的合作社社员数量不足10人;合作社平均注册资金为218万元,但有虚增可能;2013-2020年,仅有15%左右的合作社公示了资产状况,其中,35%~47%的合作社所报告的营业收入为0,44%~57%的合作社盈余小于或等于0,90%以上的合作社纳税金额为0,而且,以上各项指标在合作社之间差异很大。第三,合作社“异化问题尚未解决。实地调研发现,合作社盈余分配以按股分红为主,股权集中度与按股分红的比例正相关。另外,对合作社股权集中度的测算表明,多数合作社的股权集中度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进一步上升。基于以上情况,政府和学术界应进一步反思合作社相关法律和政策,提升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