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平等:上海青年支援新疆的性别叙事(1963—1966)
Labor and Equality:Gender Narrative of Shanghai Youth Supporting Xinjiang(1963-1966)作者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北京100009
出 版 物:《安徽史学》 (Historical Research In Anhui)
年 卷 期:2024年第2期
页 面:158-16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0206[历史学-中国现代史]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新疆人口工作与边疆长治久安”(21CDJ02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63—1966年,先后有近10万名上海青年支援新疆,其中极大部分安置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虽然此举主要出于解决上海青年尤其是女青年在沪的安置困难问题,但长期以来,这一历史事件仍被冠以平衡性别比例所致,即解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男性的婚姻问题。作为当时大规模人口迁移工作之一部分,支援新疆的上海青年中的确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女性青年平衡男女性别比例。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本身却显示出性别的不平等,即就劳动力而言,女性在当时并不占优势,故上海强调要多动员女性而新疆则反之。随着上海女青年进入新疆这一特殊场域,她们又通过与男性一样的劳动平衡了此前所谓的劳动力不平等问题,将个人奋斗融入了国家主流叙事,也就是性别平等这一进步的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