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北苏鲁威海地区共生伟晶岩脉-钙硅酸盐岩的形成机制和地质意义 收藏

北苏鲁威海地区共生伟晶岩脉-钙硅酸盐岩的形成机制和地质意义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co-existing pegmatite veins-calc-silicate rocks in the Weihai area, northern Sulu orogenic belt

作     者:康嘉淳 宋里豪 王淞杰 王淼 曹玉亭 李旭平 KANG JiaChun;SONG LiHao;WANG SongJie;WANG Miao;CAO YuTing;LI XuPing

作者机构: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266590 

出 版 物:《岩石学报》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40卷第4期

页      面:1185-120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0901[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2058) 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tsqn202312189)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2023KJ085)联合资助 

主  题:钙硅酸盐岩 伟晶岩 混合岩化片麻岩 部分熔融 苏鲁造山带 

摘      要:威海位于苏鲁造山带最北端,出露片麻岩和榴辉岩等多类超高压岩石,是研究大陆俯冲带变质、深熔和熔体效应的理想靶区。基于详细野外观察,本文对该区的一套钙硅酸盐岩、伟晶岩脉和寄主片麻岩进行了岩相学、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等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超高压变质岩的多期熔融及与之伴随的地质过程。阴极发光显示,三类岩石中的锆石整体具有核-边结构,继承核年龄为859±20Ma~272±6Ma,与苏鲁变质岩内大多残余岩浆锆石的年龄一致。新生锆石共记录了约237±4Ma、224±7Ma~218±2Ma和177±5Ma~166±3Ma等三组年龄。结合不同微区的稀土元素特征,本文认为,237±4Ma记录了峰期变质时代,而224±7Ma~218±2Ma和177±5Ma~166±3Ma年龄的锆石呈现典型的深熔锆石特征,分别代表俯冲陆壳折返至高压榴辉岩相和加厚地壳初始伸展阶段的部分熔融年代。伟晶岩与片麻岩中继承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不同,表明形成伟晶岩的熔体并非寄主岩石直接熔融而来。此外,钙硅酸盐岩及其内部的单斜辉石具有极低的Cr、Ni等相容元素含量和负Eu异常特征,且均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点。并且,钙硅酸盐岩与苏鲁超高压片麻岩的Sr-Nd同位素组成接近,其内部继承/新生锆石与伟晶岩中相应锆石微区的Hf同位素组成一致。综合分析上述数据并结合前人成果,本文推测,钙硅酸盐岩为深俯冲陆壳折返阶段长英质熔体与片麻岩内部的大理岩团块发生熔岩反应所致。综上,本研究进一步约束了俯冲陆壳在折返及造山垮塌阶段两期熔融的时间及熔体来源等信息,并为大陆俯冲带深部的熔体效应和物质循环提供了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