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季稻秆还田方式对后续稻季CH4排放的影响
Effects of rice straw returning methods in wheat-growing season on CH_4 emissions from following rice-growing season作者机构: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日本国立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日本筑波305
出 版 物:《生态环境学报》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0年第19卷第3期
页 面:729-7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9[农学] 0706[理学-大气科学] 0901[农学-作物学]
基 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DFA21330)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群项目(KZCX2-YW-Q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154)
主 题:稻秆还田方式 CH4排放 土壤性质 水稻产量 稻-麦轮作
摘 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麦季4种稻秆还田方式(不还田、表面覆盖、均匀混施和原位焚烧)对后续稻季CH4排放的影响,以探讨稻-麦轮作系统中秸秆还田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后续效应。试验于2007年小麦播种期将4.8t·hm-2水稻秸秆分别以不同方式还田(不还田处理除外),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2008年后续稻季CH4排放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不同麦季稻秆还田方式显著影响后续稻季的CH4排放。与不施稻秆处理相比,表面覆盖和均匀混施处理后续稻季CH4排放量增加了75%和40%,且CH4排放量差异主要体现在水稻生长前期(0-60d);原位焚烧处理CH4排放量与稻秆不还田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不施稻秆处理相比,均匀混施处理显著增加稻季开始前土壤全C质量分数6%和全N质量分数12%(P0.05);稻秆麦季均匀混施与表面覆盖相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后续稻季CH4排放,同时避免了秸秆焚烧导致的C、N、P等元素的大量损失,是较为合理的麦季稻秆还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