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疆东天山土屋铜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古地理环境 收藏

新疆东天山土屋铜矿床形成和保存的古地理环境

Paleogeographic environment for reserving and forming of Tuwu copper deposit in eastern Tianshan Mountains,Xinjiang

作     者:吴兆宁 黄建华 玉素甫艾力 木合塔尔.扎日 杨向荣 迪力夏提 韩文清 WU Zhao-ning;HUANG Jian-hua;Yusupuaili;Muhtar Zari;YANG Xiang-rong;Dilixiati;HAN Wen-qing

作者机构: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出 版 物:《干旱区地理》 (Arid Land Geography)

年 卷 期:2007年第30卷第2期

页      面:189-19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自治区重点学科"矿产普查与勘探"资助项目(200510) 

主  题:土屋铜矿 形成 保存 古地理 

摘      要:对比分析东天山土屋铜矿成矿时的大地构造条件及与之伴生的火山岩岩石组合和沉积建造,认为该矿床在泥盆纪至石炭纪中期形成于古亚洲洋北部边缘岛弧带的古地理环境。用偏度(Sk)和峰度(Ku)对成矿物质Cu、Au、Ag、Mo等在矿体和不含矿岩体中的含量分布状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矿床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由来自洋壳重熔岩浆+复杂成因气液流体的矿质多次叠加而成。综合分析成矿后矿区及周边地区发育的沉积岩岩性、岩相和所含化石组合及其它相关资料,推断出石炭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矿区地貌为遭受剥蚀的山地,矿体在这个时段末期出露于地表。此后东天山的差异性升降和晚侏罗世以来干旱的古气候背景,以及自晚白垩世起该区隆升十分缓慢,远低于2.9×10-2mm/a的速率,终使土屋大型铜矿床保存至今。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