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秦岭造山带栾川Mo-W矿集区和柞水-山阳Cu-Mo矿集区斑岩... 收藏

秦岭造山带栾川Mo-W矿集区和柞水-山阳Cu-Mo矿集区斑岩型矿床成矿差异性对比

Comparison on Metallogenic Differences of Porphyry Deposits between Luanchuan Mo-W and Zhashui-Shanyang Cu-Mo Ore-clusters in Qinling Orogenic Belt:Constraints of Magmatic Source and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作     者:陈龙龙 唐利 沈彦谋 郭旭飞 赵风芸 盛渊明 曾涛 王汉辉 陈雅鹏 CHEN Longlong;TANG Li;SHEN Yanmou;GUO Xufei;ZHAO Fengyun;SHENG Yuanming;ZENG Tao;WANG Hanhui;CHEN Yapeng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栾川县金兴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栾川471544 商洛西北有色七一三总队有限公司陕西商洛726000 

出 版 物:《西北地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年 卷 期:2024年第57卷第2期

页      面:67-89页

学科分类:081803[工学-地质工程] 08[工学] 0818[工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  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求真学人项目(590223001) 自然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zck202206)联合资助 

主  题:斑岩型矿床 岩浆源区 水含量和氧逸度 挥发分 秦岭造山带 

摘      要:栾川Mo-W矿集区和柞水–山阳Cu-Mo矿集区是秦岭造山带内152~140 Ma后碰撞造山环境下形成的两个典型斑岩型矿集区,其成矿差异显著,但控制因素尚不清楚。笔者收集两个矿集区的全岩地球化学、Sr-Nd-Hf同位素、锆石和磷灰石成分,从岩浆源区、岩浆水含量、氧逸度、挥发分和S含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其成矿差异性的主控因素。柞水−山阳矿集区Cu-Mo矿的εHf(t)和εNd(t)值为−5~2和−6.6~−1.5,(^(87)Sr/^(86)Sr)_(i)值接近于上地幔(平均为0.7051),指示岩浆源区为增厚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与幔源岩浆的混合。栾川矿集区具有相对较低的εHf(t)和εNd(t)值(平均值为−18.38和−14.63)以及较老的Hf二阶段模式年龄表明富Mo-W斑岩来源于古老的太华群基底和扬子板块俯冲陆壳沉积物部分熔融。柞水−山阳矿集区和栾川矿集区成矿斑岩具有高Sr低Y,全岩Eu/Eu*0.6,锆石饱和温度较低(0.3,锆石Ce_(N)/Ce_(N)^(*)100,Ce/Nd10,全岩V/Sc5,氧化还原状态FMQ+3等,指示其成矿岩浆均具有高水含量和高氧逸度特征。此外,柞水−山阳矿集区斑岩Cu-Mo体系更富集Cl,而栾川矿集区斑岩Mo-W体系更富集F,二者的S含量相近。以上表明岩浆源区的不同是造成二者成矿差异的根本原因;Cl和F作为Cu和Mo在岩浆热液中迁移的主要配体,是造成两个矿集区成矿差异的另一关键因素;富水、高S和高氧逸度岩浆是两个矿集区斑岩型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造成矿化差异的直接原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