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费雪货币论述与清代北京虚数钱计物价 收藏

费雪货币论述与清代北京虚数钱计物价

Irving Fisher's Writings on Money and Imaginary Prices in the Qing Dynasty's Beijing

作     者:邵义 Shao Yi

作者机构:中国香港999077 

出 版 物:《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39卷第2期

页      面:201-217,24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6[历史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3[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清代北京 虚数物价 制钱 京钱 费雪 

摘      要:清代北京流通的钱币主要有制钱、当十钱和当十铜元。这三种不同钱币流通的时间分别为1644年—1856年、1853年—1907年、1901年—1935年。如何将历史文献中的钱计物价折合成当时流通钱币的文数并非易事,其原因是清代北京的钱计物价有虚实之分。北京的虚数物价具有以下的特征:第一,当制钱流通时,1文制钱作虚数2文,虚数1吊钱等于500文制钱;第二,咸丰七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枚当十钱作虚数20文,虚数1吊钱等于50枚当十钱;第三,光绪三十一年后,1枚当十铜元文作虚数100文,虚数1吊钱折合10枚当十铜元;第四,文献中虚数与实数的出现毫无规律可言。与以往的研究不同,运用费雪的货币论述可证明清代北京物价虚数的产生与演变,很可能是朝廷决策的经济后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