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大变局下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再审视:基于“知识合作”与“... 收藏

大变局下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再审视:基于“知识合作”与“知识组合”的双重视角

Reassessing Shanghai's Quest to Build a Global Innovative Center in the Era of Great Change: Dual Perspectives on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and "Knowledge Combination"

作     者:曹湛 李卓欣 戴靓 彭震伟 CAO Zhan;LI Zhuoxin;DAI Liang;PENG Zhenwei

作者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智能规划技术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 版 物:《城市规划学刊》 (Urban Planning Forum)

年 卷 期:2023年第6期

页      面:40-4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区域创新知识网络演化研究:结构特征、创新绩效与形成机制”(项目编号:520082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网络的多尺度演化机制与效应”(项目编号:42271212) 上海市科委软科学项目“上海在全球城市创新网络中的演化特征——基于“知识网络”的新视角”(项目编号:23692116700) 

主  题:上海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大变局 知识合作网络 知识组合网络 

摘      要:《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愿景。然而,自总规批复以来,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上海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面临重大挑战。利用全球科技论文数据构建“全球知识合作网络与“全球知识组合网络,分析大变局时期上海在全球科创版图中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上海在全球知识合作网络中的地位仍有显著提升,但与顶级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相比尚存在差距;上海“两个扇面功能发生结构性调整:外向度显著降低,内向度显著提升;上海在全球知识组合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在传统工程应用领域具有显著比较优势,而在新兴前沿基础领域发展相对滞后;上海科技创新发展路径表现出“路径依赖和“路径更新并存的特征,但也存在“路径锁定的风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