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选区激光熔化制备CuSn10/AlSi10Mg功能梯度材料组... 收藏

选区激光熔化制备CuSn10/AlSi10Mg功能梯度材料组织演变及裂纹产生机理

作     者:何鑫 罗霞 汤金钢 赵庄 戴玉宏 黄本生 

作者机构: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新杉宇航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出 版 物:《中国激光》 (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501[工学-材料物理与化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2[工学-机械工程] 080201[工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  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挑战项目(TZ2018006-030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6076) 

主  题:选区激光熔化 功能梯度材料 显微组织演变 裂纹产生机理 显微硬度 

摘      要:选区激光熔化(SLM)制备功能梯度材料(FGMs)可以对性能进行局部定制。本文通过SLM制备了CuSn10/AlSi10Mg功能梯度材料,研究了材料成分比对CuSn10/AlSi10Mg过渡层显微组织的影响。通过CALPHAD计算了过渡层的物相及其数量,并结合EBSD结果讨论了梯度材料界面区域组织演化规律,揭示了界面区域裂纹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CuSn10/AlSi10Mg过渡层显微组织由基体、Al4Cu9相和Al2Cu相组成,形貌呈柱状晶粒和细小等轴晶粒。在过渡层区(从铜合金侧到铝合金侧),随着AlSi10Mg含量的增加,基体含量变化不大,Al/Cu金属间化合物含量变化剧烈,Al4Cu9相先析出且含量逐渐减少,Al2Cu相后析出且含量逐渐增加,裂纹周围有大量Al/Cu金属间化合物生成。过渡区域内产生宏观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直接生成的Al4Cu9相引起高体积变化(4.4%)容易首先在0-20%AlSi10Mg区域内形成应力集中,启动微裂纹;Al2Cu相与基体中多余的铜转变为Al4Cu9相(间接生成)引起的高体积变化(4.3%)在80%AlSi10Mg区域内则进一步加重应力集中造成宏观开裂;避免Al4Cu9的生成(直接和间接生成)是解决裂纹的主要途径。过渡层区域的显微硬度高于两侧基体,最高硬度在裂纹处(804HV),与Al4Cu9的硬度相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