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皮肤温度监测在女性乳腺癌术后放疗期间放射性皮炎风险预警中的应... 收藏

皮肤温度监测在女性乳腺癌术后放疗期间放射性皮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skin temperature monitoring in early warning of radiodermatitis risks during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for female breast cancer

作     者:周严红 耿文慧 李萌萌 高阳 李磊 尹俊普 刘志坤 Zhou Yanhong;Geng Wenhui;Li Mengmeng;Gao Yang;Li Lei;Yin Junpu;Liu Zhikun

作者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石家庄050011 

出 版 物:《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Medicine and Protection)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2期

页      面:127-1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1[工学-生物医学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医学学位)] 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8[工学] 1010[医学-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0106[医学-放射医学] 10[医学] 

基  金:河北省卫生健康委2023年医学科学研究课题计划(20230887) 

主  题:乳腺癌 放射治疗 皮肤温度 急性放射性皮炎 预测 

摘      要:目的分析放射区皮肤温度变化与乳腺癌术后放疗期间放射性皮炎发生的相关性,探讨皮肤温度监测在放射性皮炎风险预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22年5月至1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103例,每周记录放射区皮肤温度及放射性皮炎情况。比较皮肤相对温差和不同级别放射性皮炎的关系。计算发生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最佳截断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预测效果。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比较不同皮肤温度与放射性皮炎发生的风险。结果放射野区皮肤温度与放射性皮炎级别呈正相关。胸壁平均值(40 Gy/20次)、胸壁最大值(40 Gy/20次)、锁上值(30 Gy/15次)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45、0.55、0.15℃。分别用最佳截断值将受试者分为低、高危风险组,高危风险组发生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风险分别是低危风险组的5.71、4.29、5.15倍(OR=5.71,95%CI 1.81~17.99,P=0.003;OR=4.29,95%CI 1.65~11.12,P=0.003;OR=5.15,95%CI 2.16~12.31,P0.001)。结论皮肤温度监测能够较好地预测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应密切观察放疗区域皮肤温度,放疗40 Gy/20次时胸壁的平均值、最大值相对温差分别升高0.45、0.55℃或者放疗30 Gy/15次锁上相对温差升高0.15℃时,2级及以上放射性皮炎发生风险增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