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后退耕时代:成果管护行为、意愿与激励机制研究 收藏

后退耕时代:成果管护行为、意愿与激励机制研究

Post-era of Grain for Green Project:Research of Behavior,Willingness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of Protecting the Achievement

作     者:赵冠楠 金世华 蒋峰 贾丽丽 李荣耀 

作者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出 版 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年 卷 期:2011年第21卷第S2期

页      面:143-14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7[理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70104[理学-应用数学]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0701[理学-数学] 

基  金:大学生创新项目(编号:09107125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082) 

主  题:可持续性 管护意愿 农户分化 委托——代理 后退耕时代 

摘      要:退耕还林工程的可持续性是全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二期工程特点,对退耕成果潜在管护主体、管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及管护的激励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潜在管护者是劳动力转移程度较低、依赖传统农业的退耕户,而现行工程对其瞄准性较差;原因在于工程对影响其决策的核心因素:农户农产品供给能力、向工副业转移的能力、造林的经济效益的有效激励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后期应实行差别化补贴待遇、降低农户管护的风险、提高林副产品的相对价值等政策建议,以激励特定农户增加对林木自发性管护的力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