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疗效的初步... 收藏

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疗效的初步研究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subretinal injection of Aflibercept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作     者:余晓 刘腾 邹玉凌 毛子清 范慧敏 陈智萍 游志鹏 Yu Xiao;Liu Teng;Zou Yuling;Mao Ziqing;Fan Huimin;Chen Zhiping;You Zhipeng

作者机构: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江西省眼科医院江西省眼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研究所江西省眼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耳鼻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分中心江西省卫生健康玻璃体视网膜疾病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06 

出 版 物:《中华眼底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年 卷 期:2024年第40卷第2期

页      面:122-128页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60212)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基金(2022ZDG02012) 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揭榜挂帅)(20223BBH80W01) 江西省卫健委科技创新重点项目(2023ZD004)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232ACB206029) 江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GJJ210126)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202410040)。 

主  题:视网膜下注射 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阿柏西普 超精微针 

摘      要:目的观察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22年1~6月于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PCV患者18例18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仪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脉络膜大血管层厚度(LVCT)、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高度;计算脉络膜血管指数(CVI)。18例18只眼中,男性11例11只眼,女性7例7只眼;年龄(64.22±3.86)岁;病程(5.22±1.80)年。既往接受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治疗(7.72±1.36)次。患眼logMAR BCVA为1.28±0.25;SFCT、CRT、LVCT及PED高度分别为(436.56±9.80)、(432.44±44.29)、(283.78±27.10)、(342.44±50.18)μm,CVI为0.65±0.01。所有患眼均给予1次视网膜下注射40 mg/ml阿柏西普0.05 ml(含阿柏西普2.0 mg)治疗。根据治疗后OCT、BCVA结果将病变分为活动型及静止型。活动型病变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治疗,剂量同前;静止型病变,随访观察。治疗后1~3、6、9、12个月采用治疗前相同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观察BCVA、LVCT、CRT、SFCT、PED高度、CVI、视网膜层间积液或视网膜下液、病灶消退率以及注药次数、治疗中和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BCVA、SFCT、CRT、LVCT、PED高度、CVI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18只眼共接受视网膜下和(或)玻璃体腔注射阿柏西普(1.61±0.85)(1~4)次。末次随访时,息肉样病灶消退4只眼;PED消失1只眼。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BCVA(F=50.298)逐渐提高,CRT(F=25.220)、PED高度(F=144.16)、SFCT(F=69.77)、LVCT(F=136.69)、CVI(F=72.70)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发生黄斑裂孔1只眼,治疗后3个月裂孔自行闭合。治疗中及治疗后所有患眼均未发生视网膜撕裂、视网膜脱离、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视网膜下注射阿柏西普治疗难治性PCV安全、有效。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