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从场空间到流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路径研... 收藏

从场空间到流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优化路径研究

From Field Space to Flow Network:A Study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Optimization Path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作     者:陈世栋 向晓梅 陈再齐 CHEN Shi-dong;XIANG Xiao-mei;CHEN Zai-qi

作者机构: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635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北京100000 

出 版 物:《岭南学刊》 (Lingnan Journal)

年 卷 期:2024年第1期

页      面:107-119,128页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8[工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083301[工学-区域发展与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型基础设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与机制运行一体化研究”(编号:21&ZD107) 

主  题:粤港澳大湾区 空间结构 流网络 优化路径 

摘      要:检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对纵深推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研究因应数字经济对区域要素流动结构的影响,提出粤港澳大湾区“流网络分析框架,并以首位度和齐普夫法则测度传统空间结构特征,以上市企业的“总部—分支机构分布测度流网络特征。结果表明:大湾区总体经历了先集聚再分散的发展过程;各城市人口分布梯度不合理,核心城市的人口扩张推动了城市群的定型。大湾区经济规模结构呈现帕累托分布模式,各城市经济规模变差较大。从城际联系来看,广州深圳之间具有高联通度,形成了联通走廊,2000年以来深圳的相对联通度高居首位,区域网络日渐完善。未来,应织密高效的综合交通网络,加速市场一体化进程、构建“双核三圈网络型城市群体系、设立“广深接合片区并加快打造“广深联动走廊,开创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格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