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松嫩沙地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区域粉尘物源的指... 收藏

松嫩沙地元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对区域粉尘物源的指示

Characteristics of element and Sr-Nd isotope composition of the Songnen sandy land and their indications of regional dust material sources

作     者:杨珮瑶 迟云平 谢远云 康春国 孙磊 吴鹏 魏振宇 Yang Peiyao;Chi Yunping;Xie Yuanyun;Kang Chunguo;Sun Lei;Wu Peng;Wei Zhenyu

作者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25 哈尔滨师范大学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25 哈尔滨学院地理系哈尔滨150086 

出 版 物:《地质科学》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59卷第2期

页      面:549-56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2[理学-地球化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71006,41601200)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ZD2023D003)资助 

主  题:松嫩沙地 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组成 物源定量重建 哈尔滨黄土 

摘      要:松嫩沙地位于欧亚黄土带最东端,其物质组成的研究有利于重建松嫩平原冰期—间冰期粉尘传输路径。为此,系统采集了松嫩沙地123个河流沙和风成沙样品,对其进行分粒级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以及Sr-Nd同位素组成等地球化学分析,并利用Frequentist模型进行风尘物源定量重建,探讨松嫩沙地不同区域、不同粒级组分对哈尔滨黄土的贡献及搬运路径。结果表明,松嫩沙地经历了初级的化学风化过程(63μm、30μm、10μm组分CIA平均值分别为55.20、57.46、57.51),有较低的再循环历史(63μm、30μm、10μm组分CIA/WIP比值的平均值为0.98、1.08、1.04)。根据不同粒度组分的元素地球化学与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将松嫩沙地划分为西北部和西南部两个地球化学分区。不同粒度组分地球化学组成的定量重建结果表明,这两个分区不同粒级组分(63μm、30μm、10μm)对哈尔滨黄土的贡献度分别为:75.7%~88.5%、73.4%~84.9%、61.0%~89.7%(西南部)和11.5%~24.3%、15.1%~26.6%、10.3%~39%(西北部)。本研究揭示了末次冰期以来松嫩平原粉尘传输路径以西南方向为主,与冰期以西北风为主导的环流模式存在差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