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模拟村镇小型分散式垃圾焚烧炉渣中氯存在特性及影响机制
Characterization and mechanisms of chlorine presence in laboratory-simulated small-scale waste incineration bottom slag in rural communities作者机构: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有色金属废弃物资源化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杭州310012
出 版 物:《环境科学学报》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 卷 期:2024年第44卷第2期
页 面:255-26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0C03086)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领雁计划(No.2022C03059)
摘 要:垃圾焚烧炉渣中的氯是影响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对焚烧过程炉渣中氯存在特性及影响机制尚无明确认识.本研究聚焦垃圾焚烧过程,通过实验室小型焚烧炉模拟村镇可燃垃圾分散式焚烧,研究了不同焚烧工况下,焚烧炉渣样品形态及粒度分布、氯迁移行为以及氯存在特性.结果表明,提高入炉垃圾中塑料、木竹及焚烧温度有助于炉渣中氯向非水溶性氯的转变,而纸类、织物的添加对炉渣中水溶性氯和非水溶性氯占比的影响不明显.本研究可为炉渣中氯污染的源头调控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