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三叠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收藏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三叠纪综合地层、生物群与古地理演化

Triassic integrative stratigraphy,biotas,and paleogeographical evolution of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作     者:武桂春 纪占胜 Gary GLASH 曾庆高 姚建新 Wu G;Ji Z;Gary GLASH;Zeng Q;Yao J

作者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北京100094 Department of 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FredoniaFredoniaNY 14063USA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察开发局拉萨850010 

出 版 物:《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Scientia Sinica(Terrae))

年 卷 期:2024年第54卷第4期

页      面:1171-121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0903[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372043、41972034、42072043)资助 

主  题:青藏高原 三叠系 生物地层 岩石地层 古生物区系 沉积古地理 

摘      要:青藏高原三叠纪古生物化石丰富,目前已建立了以菊石、牙形类、双壳类、腕足类和放射虫化石为主的海相生物序列以及以孢粉类化石为主的陆相生物序列,为青藏高原三叠纪年代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生物标尺.青藏高原在三叠纪整体处于海洋沉积区,海相三叠系发育,主要沉积类型有滨浅海相碎屑岩、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半深海斜坡-深海相碎屑岩、硅质岩、海陆过渡相含煤碎屑岩、滨浅海或陆相火山碎屑岩.青藏高原各个地层区的沉积地层序列在垂向上明显分为4个阶段:(1)早三叠世初期广泛接受海侵,发育台地相碳酸盐岩和滨浅海相碎屑岩沉积;(2)中三叠世拉丁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海侵规模最大,与早三叠世相比,沉积相整体变深,发育半深海斜坡-深海相薄层碳酸盐岩、细碎屑岩、硅质岩沉积,部分地区岩浆活动强烈;(3)晚三叠世诺利期海退,沉积相整体变浅,大面积发育台地相碳酸盐岩沉积和滨浅海碎屑岩沉积,在秦-祁-昆一带多表现为陆相地层沉积或陆相剥蚀区;(4)瑞替期持续海退,发育滨浅海碎屑岩或海陆过渡相含煤碎屑岩沉积.根据沉积地层的横向展布和垂向变化,本文对青藏高原三叠纪的沉积古地理按早三叠世、中三叠世-晚三叠世卡尼期、晚三叠世诺利期和晚三叠世瑞替期4个时期进行了描述.整体上,青藏高原在三叠纪是以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为拉张中心,沉积相向南、北两侧由深变浅,形成了南部冈瓦纳古陆被动边缘沉积体系和北部欧亚古陆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系.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南侧的冈底斯地块(或拉萨地块)和北侧的南羌塘地块在沉积特征上比较一致,不是裂解拉张中心.古生物区系研究同样显示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在三叠纪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古生物地理区系分界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在该时期则不具有古生物地理区系分隔的意义.三叠纪时期是潘吉亚超大陆(Pangea)裂解的高峰期,该事件在青藏高原的主要响应是早、中三叠世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发生伸展裂解.印支运动在青藏高原主要表现为晚三叠世地壳抬升引起的沉积相变,在秦-祁-昆一带表现为海相沉积变为陆相沉积或陆相剥蚀区,而在冈底斯至南羌塘的广大地区,表现为台地相碳酸盐岩变为滨浅海相碎屑岩或海陆过渡相含煤碎屑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