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覆盖对黑土区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Effects of Straw Mulching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Enzyme Activity,and Soybean Yield in Black Soil Areas作者机构: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61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出 版 物:《河南农业科学》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4年第53卷第1期
页 面:87-95页
学科分类:07[理学] 09[农学] 0901[农学-作物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黑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YWK10236200201,YWK10236200140,YWK10236210236,YWF10236230215)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1E118) 绥化市科技计划项目(SHKJ2016-042)
摘 要:为了探究秸秆覆盖量对黑土区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以垦丰16为试验材料,分别设置无秸秆覆盖(CK)、0.5 kg/m2秸秆还田覆盖(T1)、1.0 kg/m^(2)秸秆还田覆盖(T2)、1.5 kg/m^(2)秸秆还田覆盖(T3)4种处理,测定大豆生育期内耕作层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以及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大豆产量,对比分析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微生物量、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全生育期内土壤细菌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2处理细菌总数量最大,分别较T1、T3、CK处理提高33.08%、9.30%、65.38%;真菌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中T2处理真菌总数量最大;放线菌数量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脲酶活性表现为T1T2T3CK,且秸秆覆盖处理分别较CK处理提高32.64%、29.42%、18.23%;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为T2T3T1CK,不同处理酶活性均在开花期达到最高。秸秆覆盖处理大豆产量显著高于CK,秸秆覆盖量对大豆产量的影响并未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T2处理产量最高。大豆产量与脲酶活性、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真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脲酶活性、真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1.0 kg/m2秸秆覆盖是黑土区最优秸秆覆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