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乡村空心化的社会网络演变特征及规划响应——以四川省A村为例 收藏

乡村空心化的社会网络演变特征及规划响应——以四川省A村为例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NETWORK EVOLUTION IN HOLLOWING RURAL AREAS AND PLANNING RESPONSE:A CASE STUDY OF HOLLOWED VILLAGE A IN SICHUAN PROVINCE

作     者:石亚灵 张悦 周政旭 SHI Yaling;ZHANG Yue;ZHOU Zhengxu

作者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山地城乡规划学术委员会 

出 版 物:《城市规划》 (City Planning Review)

年 卷 期:2024年第48卷第1期

页      面:102-1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乡村 社会关系网络 国土空间规划 空心化 

摘      要:近40年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大量乡村地区的空间生产逻辑因人口流动发生变化,乡村的社会关系被赋予了新的形式与内涵,也蕴含了由于社会关系变迁而导致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本文以四川省典型空心村为例,展开社会关系网络变迁机制及乡村规划探讨。过程如下:收集村落40年间的人口、社会关系、就业等基础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的血缘、地缘关系网络结构模型,通过网络密度、k-核、中心度的指标计算,对比分析空心化前、后的社会网络结构整体紧密度、局部稳定性、个体集中趋势特征变化。结果显示:血缘关系整体紧密度先升高后降低、局部稳定性增强后减弱、个体集中趋势持续减弱;地缘关系整体紧密度持续降低、地缘关系局部稳定性及个体集中趋势呈现波动。进一步研究发现:(1)人口流动、聚居方式、就业分异是社会关系网络变迁的显性影响因素;(2)社会交往体系分化、家庭结构核心化、个体需求多元化是社会关系网络变迁的背后机制;(3)乡村的社会关系网络变迁与村落空间、邻里空间、家庭空间的变化紧密关联,并影响着乡村规划与治理。因此,依据“人口—社会关系—社会运行—乡村规划的逻辑关联,尝试提出“土地流转、关系构建、空间重塑的乡村规划治理策略,为我国西部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