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DSM的城市公园对PM_(2.5)和PM_(10)的消减... 收藏

基于DSM的城市公园对PM_(2.5)和PM_(10)的消减特征研究——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

Study on re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M_(2.5)and PM_(10)in urban parks based on DSM:a case study of Nanchang People’s Park

作     者:刘青 刘桢梦 李雅平 孙怡 刘苑秋 黄英 LIU Qing;LIU Zhenmeng;LI Yaping;SUN Yi;Liu Yuanqiu;HUANG Ying

作者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45 

出 版 物:《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Acta Agriculturae Universitatis Jiangxiensis)

年 卷 期:2024年第46卷第1期

页      面:173-18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706[理学-大气科学] 0813[工学-建筑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60401)。 

主  题:PM_(2.5) PM_(10) 空气颗粒物阻控 城市绿地 DSM 地统计学 南昌 

摘      要:【目的】PM_(2.5)、PM_(10)等空气颗粒物是城市空气首要污染物,在城市空气污染中占主导地位。了解固定外源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的消减特征,可为城市阻控空气颗粒物、缓解空气污染提供有利依据。然而目前空气颗粒物的研究大多以点测定方式量化空间结构及植被类型对空气颗粒物的影响,对固定外源污染下PM_(2.5)、PM_(10)在城市绿地空间尺度上的影响机制研究较少。【方法】研究结合DSM与地统计学,以南昌市人民公园为例,探索城市公园阻隔外源污染的空间梯度效应及空间结构类型差异。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可视化模拟;利用Arcgis和R语言等软件分析不同空间结构PM_(2.5)、PM_(10)的浓度差异。【结果】人民公园PM_(2.5)、PM_(10)的浓度在空间分布上趋势一致,均表现为以固定外源点为核心,浓度随距离增加呈极显著梯度递减的趋势,且在中部(约距外源点150~220 m处)消减效率最高,约为全园PM_(2.5)平均消减值的7.5倍,PM_(10)平均消减值的3.8倍;PM_(2.5)、PM_(10)受多种因子影响:与空气温度、距离(主导因子)显著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且PM_(2.5)、PM_(10)对不同因子响应特征存在差异;城市公园不同绿地空间结构对PM_(2.5)、PM_(10)的消减及扩散作用差异显著,受其双重影响,PM_(2.5)、PM_(10)的浓度表现为水体广场树林草坪,其中PM_(2.5)受影响更显著;此外,受各因子和绿地空间结构耦合影响,部分区域PM_(2.5)、PM_(10)分布异常。【结论】以固定外源点为核心,PM_(2.5)、PM_(10)浓度随距离增加呈极显著梯度递减的趋势,且在中部消减效率最高;PM_(2.5)、PM_(10)浓度与相对湿度显著正相关,与空气温度与距离显著负相关,其中PM_(10)对距离和相对湿度响应较为明显,而PM_(2.5)受空气温度影响较大;在随距离变化基础上,不同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对PM_(2.5)、PM_(10)消减和扩散作用差异导致了局部分布差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