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分析
Analysis 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tructure for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in Liaoning Province作者机构:遵义师范学院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866 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出 版 物:《作物杂志》 (Crops)
年 卷 期:2024年第1期
页 面:40-47页
基 金:遵义师范学院“2021年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项目”培育项目(遵师XM1号-8) 遵义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遵师BS45号) 赤水河流域动物资源保护与应用研究特色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开放课题(黔教合KY字111-09号) 贵州省高等学校黔北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黔教技067号)
摘 要:为阐明辽宁省育成粳稻的亲缘关系,以辽宁省9个育种单位育成的58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利用54对SSR分子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54对SSR引物中共有48对引物存在多态性,多态性引物占比88.89%。48对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50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检测等位基因(Na)变异范围为2~6,平均为3.13;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异范围为0.03~0.78,平均为0.33;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异范围为0.03~0.74,平均为0.29。通过对不同育种单位育成品种对比分析发现,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平均PIC为0.30,平均H为0.34,而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育成品种的多样性水平较低,平均PIC为0.11,平均H为0.14。NJ聚类分析表明,58个品种可以划分成3个类群,其中丹东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丹粳系列与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铁粳系列分别位于类群Ⅰ和Ⅲ。基于模型的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58个粳稻可以分为2个类群,其中32个材料属于类群A,26个材料属于类群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