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受热石英释光发光光谱性质及其测年研究
Luminescenc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and dating studies of archaeologically heated quartz作者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合肥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230026 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考古科学中心伍伦贡NSW 2522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肥230601
出 版 物:《核技术》 (Nuclear Techniques)
年 卷 期:2024年第47卷第1期
页 面:20-3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2704[工学-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08[工学] 0827[工学-核科学与技术]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2022YFF090370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探索类项目(No.YD21100020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No.KY2110000020)资助
摘 要:释光测年技术在解决考古低温受热材料的年代问题中已趋于成熟,而在考古高温受热材料的释光测年研究中仍颇具挑战。以凌家滩遗址出土陶器中提取的考古高温受热石英(约950℃)为例,探究此类石英的释光发光光谱特征与释光性质,旨在探讨不同波段的热释光信号在释光测年中的可行性。基于Ris?DA-20型释光测年仪器联用Andor光谱仪、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相机的释光发光光谱平台,结合对不同波段敏感的光电倍增管与自定义滤光片组合,对比了热释光(Thermoluminescence,TL)、等温热释光(Isothermal Thermoluminescence,ITL)、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OSL)测年方法在此类考古高温受热材料中的应用。光谱结果表明:考古高温受热石英具有显著的620 nm左右的红光热释光发光(Red TL),与375℃ TL峰紧密相关,且375℃ Red TL具有光不敏感特征。多波段热释光、多波段等温热释光、常规光释光测年结果均与已知的碳-14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利用不同波段的释光信号开展考古高温受热材料年代学研究具有潜在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