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底质和光周期对青蛤潜沙和摄食行为的影响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and Photoperiods on Burrowing and Feeding Behavior of Clam Cyclina sinensis作者机构: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连云港222005 江苏海洋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连云港222005
出 版 物:《水产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Fisheries)
年 卷 期:2024年第37卷第1期
页 面:90-95页
学科分类:090801[农学-水产养殖] 0908[农学-水产] 09[农学]
基 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91008)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NY-113) 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验创新计划项目(KYCX2022-62、KYCX2021-067) 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生实践创新培训计划(SY202111641631002)
摘 要:在(25±3)℃下,将2龄青蛤(Cyclina sinensis)放在30 cm×30 cm×30 cm的人工调控水温、光照和声音的养殖暗箱中,每箱放8个。开关箱盖上的LED光源模拟有光(12 h)和无光(12 h)条件,箱底铺10 cm厚全泥(含沙量0%组),沙泥比1∶3(25%沙组)、沙泥比1∶1(50%沙组)、沙泥比3∶1(75%沙组)和全沙(100%沙组),每天早晚各投喂小球藻1次,连续投喂3天,用摄像头拍摄记录青蛤在不同底质和光照时长下的潜沙行为和摄食活动,测定其消化酶和代谢酶的活性,研究光照对青蛤摄食和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蛤的潜沙行为大致分为五个步骤:伸出水管,伸出斧足,竖壳,钻泥,潜沙;黑暗条件下潜沙时间较短。青蛤白天的摄食活动时长明显低于黑暗条件下,摄食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19:00—22:00;α-淀粉酶和丙酮酸激酶在自然光照组(12h黑暗∶12 h光照)中酶活达到最高,胃蛋白酶、己糖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在24 h黑暗条件下酶活最高。实验结果表明,青蛤更喜在黑暗条件下的进行潜沙、摄食及体内消化代谢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