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广东省村镇聚落体系演化及其优化重组 收藏

广东省村镇聚落体系演化及其优化重组

The evolution and optimized reconstructing analysis of rural settlement system in Guangdong province

作     者:杨忍 邓颖贤 YANG Ren;DENG Yingxian

作者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510006 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土地研究中心广州510275 

出 版 物:《地理学报》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4年第79卷第2期

页      面:281-29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8[工学] 083304[工学-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0705[理学-地理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1193,41871177)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20B0202010002)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拔尖科研人才培育项目(22lgqb13) 

主  题:村镇聚落体系 乡村转型发展 城乡融合发展 空间重组 乡村振兴 广东省 

摘      要:面向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村镇聚落体系重组是优化城乡地域空间结构重要基础。本文聚焦村镇聚落体系的等级规模和空间组织特征两方面,全面揭示1990—2020年广东省111个行政单元村镇聚落体系的演化过程和地域类型特征,并探讨其演化机制和空间优化重组的地域模式。结果表明:(1)广东省村镇聚落体系等级规模分布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村镇聚落斑块呈现以各行政单元几何中心为核向心聚集分布特征。村镇聚落体系位序累积规模系数呈现西南高、东北低和沿海高、内陆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位序累积规模系数下降区域集中于珠江口东岸和粤东沿海地区,上升区域主要分布在珠江口西岸。(2)自然本底、经济发展、城镇化发展、交通区位、制度与政策等因素协同驱动村镇聚落体系的发展演变。处于城镇化成熟阶段的城区型村镇聚落体系规模小斑块数量少,逐渐消亡并融入城市;在城镇化、工业化和政策制度共同驱动下,近郊型村镇聚落经历了优胜劣汰并保持着稳定的数量与规模,城乡用地混杂发展使村镇空间组织日渐松散;远郊型村镇聚落在生产要素持续外流驱动下普遍呈现“空心化,村民回乡建房和宅基地退出机制缺位等使其规模持续稳定增长,空间分布愈加离心外围扩散;山区型发展区位欠佳的村镇在政策制度支持下缓慢发展,呈现沿交通线为发展轴延展的聚集特征。(3)面向城乡空间关联融合发展,凝练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双核驱动发展、中心地等级体系发展和泛中心链式集群化发展4种村镇空间优化重组模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