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失地农民的非遗保护与身份认同重构 收藏

失地农民的非遗保护与身份认同重构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afeguarding and Identity Reconstruction of Landless Farmers

作     者:毛晓帅 Mao Xiaoshuai

作者机构: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出 版 物:《文化遗产》 (Cultural Heritage)

年 卷 期:2024年第1期

页      面:41-4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基  金: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失地农民的非遗保护与身份认同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3DWYJ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主  题:失地农民 城市化 身份认同 内驱型非遗保护 

摘      要:在快速的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着身份认同与社会适应等诸多问题。当前,大多数学者将失地农民视为需要帮扶的对象,而忽视了其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西北旺村的个案展现了失地农民通过非遗保护重建身份感与地方感,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动实践过程。对西北旺村的非遗保护动机、策略、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基于社区自身生存发展需求而主动进行的、自下而上的内驱型非遗保护是更具可持续性的非遗保护模式。这一模式对城市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城市化进程中,只有充分尊重社区的主体性,深入挖掘社区非遗保护的内驱动力,才能真正实现非遗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