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7个案例... 收藏

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7个案例的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Research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nfiguration Path of High-quality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ountryside—Based on Clear-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37 Cases

作     者:熊春林 张仕杰 刘芬 贺容煜 XIONG Chunlin;ZHANG Shijie;LIU Fen;HE Rongyu

作者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长沙410128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长沙410128 

出 版 物:《世界农业》 (World Agriculture)

年 卷 期:2024年第1期

页      面:66-78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1203[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村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智能化的机制创新研究”(21AZZ0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农业农村信息化政策评估及优化研究”(22FGLB006)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乡村社会数字化治理效能提升研究”(2022JJ30309) 

主  题:数字乡村 高质量建设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 组态效应 定性比较分析 

摘      要:如何更有效促进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是当下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依据中国37个县域数字乡村发展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探讨财政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规划、组织领导、农民数字素质与认同程度等因素对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的联动作用及路径选择。研究结论:①单个因素不构成高质量与非高质量数字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组态路径具备等效性和多重并发性。②产生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四条路径,解释力度为政策驱动型财政驱动型全要素驱动型科技领导双轮驱动型。③产生非高质量结果的组态归纳为低效治理型路径。高质量和非高质量的组态路径存在因果非对称性。④政策规划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存在替代关系。建议各县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随时而动,采取有针对性的组态协同发展措施,推动数字乡村高质量建设。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