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大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优化 收藏

人大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优化

作     者:刘婕妤 

作者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 版 物:《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 卷 期:2024年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301[法学-法学] 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0103[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基  金: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研究”(22ZD068) 

主  题:区域协同立法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法治 地方人大 人大制度 

摘      要:人大区域协同立法是新时代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制度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本中虽未明确使用“区域协同立法的概念,但是从其序言和总纲中解读出的“区域协调发展国家保障义务可以为人大区域协同立法提供合宪性基础。中央立法及时回应实践之需,2022年《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增加相关条款,为人大区域协同立法提供了概括性的合法性依据。大量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以及跨域事务高质效处理的现实需要,也都为人大区域协同立法实践图景的展开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人大区域协同立法的理论基础在合宪性、合法性、合政策性、事实性等维度得以证成。在实践层面,人大区域协同立法既充分挖掘了地方立法的创新潜力,也不可避免在可操作性法律依据不足的情形下形成了实然困境,面临模式凝练不足、对“协同性存在双向理解偏差、立法成果实效发挥刚性不足等问题。究其成因,主要在于地方人大之间实质地位不平等、立法过程公众参与不充分、协同立法机制不完善等方面,本质原因在于区域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存在张力。需要通过引入“新区域主义视角,打破传统的区域和层级观念,推动地方之间以合作为基础形成互惠的关系模型,在人大区域协同立法中建立区域整体利益观,超越地方利益寻求立法共识。在理念优化的基础上,以理性商谈作为基本方法,权衡地方人大之间的利益。将深化公众参与作为重点,在公众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参与方式、参与程度等方面强化公众在人大区域协同立法中的多层次参与,在区域各类主体的利益诉求中寻求最大公约数,切实解决区域公共问题。在机制层面,寻求运行机制与保障机制整体系统性完善。在运行机制中,要明确人大区域协同立法的流程,在立法的“前“中“后各个环节体现“协同性,防止人大区域协同立法沦为形式。在保障机制中,通过优化多层次的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常态化的信息交流平台、探索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衔接绩效考核机制等方式,为切实发挥人大区域协同立法功能提供坚实的保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