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2年内NT-proBNP... 收藏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2年内NT-proBNP轨迹及其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中的预测意义:一项纵向队列研究

The trajectory of NT-proBNP within two year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its predictive significance in prognosis: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作     者:李喜红 李煅斌 吕青波 谢鑫友 张钧 Li Xihong;Li Duanbi;Lyu Qingbo;Xie Xinyou;Zhang Jun

作者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杭州310016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杭州310016 

出 版 物:《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

年 卷 期:2023年第46卷第12期

页      面:1249-125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医学] 

基  金:浙江省医学精准检验与监测研究重点实验室(2022E10018)。 

主  题:冠心病 稳定性冠心病 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轨迹 预后 

摘      要: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轨迹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未来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内科住院的SCAD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共收集828例研究对象,其中男592例,女236例,年龄(66.44±11.71)岁。S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NT-proBNP分为3个轨迹组,即T1低-低组(219例)、T2中高-低组(363例)和T3高-高组(246例)。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最长随访时间为9年,主要临床终点事件为MACE。采用酶联荧光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NT-proBNP浓度,通过潜类别轨迹模型确定不同轨迹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NT-proBNP轨迹与SCAD患者MACE发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发生67(8.1%)起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全因死亡43例(5.2%)、心力衰竭死亡13例(1.6%)、非致死性心肌梗死9例(1.1%)、非致死性卒中15例(1.8%)。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以MACE、全因死亡和心脏衰竭死亡为观察终点事件时,T1、T2和T3组SCAD患者间的生存曲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T2组、T3组患者MACE发生风险分别为T1组的1.708倍(95%CI 0.72~4.05)、3.842倍(95%CI 1.625~9.081),且NT-proBNP轨迹组的MACE发生风险线性趋势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SCAD患者PCI术后的NT-proBNP轨迹组与MACE发生风险之间存在强关联,可作为MACE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随访期间动态监测NT-proBNP以获取纵向轨迹有助于识别SCAD高危患者,以便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