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晚全新世姚江河谷平原古文化遗址分布变化及动因的GIS分析 收藏

中-晚全新世姚江河谷平原古文化遗址分布变化及动因的GIS分析

GIS analysi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causes of ancient cultural sites in the middle to late Holocene Yaojiang River valley plain

作     者:林芳由 王张华 宓欣芸 苗炳迪 雷少 李冬玲 沙龙滨 徐皓 LIN Fangyou;WANG Zhanghua;MI Xinyun;MIAO Bingdi;LEI Shao;LI Dongling;SHA Longbin;XU Hao

作者机构: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浙江宁波31521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00 浙江省陆海国土空间利用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宁波315211 浙江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浙江宁波315211 

出 版 物:《上海国土资源》 (Shanghai Land & Resources)

年 卷 期:2023年第44卷第4期

页      面:43-53页

学科分类:0601[历史学-考古学] 060102[历史学-史前考古] 070905[理学-第四纪地质学] 06[历史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0712[理学-科学技术史(分学科,可授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学位)] 

基  金: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2022C03141) 浙江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SJLY2020004) 

主  题:河谷平原 中晚全新世 古文化遗址 GIS空间分析 核密度 遗址规模 

摘      要:姚江河谷平原是河姆渡文化的发源地,文明演进历史悠久。此地区在全新世期间经历了复杂的环境演变,是研究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变迁的理想区域。本研究收集了63处姚江河谷平原新石器时代与商周的人类遗址的地理位置、文化分期、遗址面积、文化层厚度、遗迹和遗物等信息,使用ArcGIS软件对其进行继承性、与山地距离、核密度和规模等属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得到以下主要认识:(1)河姆渡文化一、二期遗址较少且继承性较高,叠置系数为0.83。河姆渡文化三、四期,遗址数量显著增加,但继承性相对降低,叠置系数降至0.73。良渚文化与商周遗址数量与继承性均呈现下降趋势,叠置系数降至0.43。上述结果反映了从河姆渡文化三期到四期、河姆渡文化四期到良渚文化以及良渚文化到商周这三个时间节点,发生了重要的环境和人群组成变化。(2)在空间分布上,遗址最早出现于平原中部并于河姆渡文化二期与四期先后向东部与西部扩散,直至占据整片姚江河谷平原;遗址普遍距山地不超过1500 m,且只在河姆渡文化四期与商周明显向平原低地扩散,反映这两个时间段姚江河谷平原陆地资源比较丰富,指示了比较广泛的海退。(3)从河姆渡文化一期到商周,姚江河谷平原经历了从残余古海湾到被充填的过程,同时还伴随古姚江的形成、变迁以及海岸线附近与平原内部的地势倒转。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