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华医典》消渴病证治规律研究 收藏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华医典》消渴病证治规律研究

作     者:田甜 高思华 张诗扬 赵丹丹 徐冰蕊 赵智宇 郭凤英 

作者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出 版 物:《世界中医药》 (World Chinese Medicine)

年 卷 期:2024年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撑计划-岐黄学者(1040063321005) 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医经典理论挖掘与传承专项(2021-JYB-ZYWJCC005)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纵向发展基金项目(2021-ZXFZJJ-046) 

主  题:《中华医典》 古今医案云平台 消渴病 证候 用药规律 证治规律 数据挖掘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古籍中消渴病的证候分布、治法特点和用药规律等。方法:以《中华医典》从先秦到明清时期治疗消渴病的文献为数据源,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利用多种方法挖掘消渴病的证治思路及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993条文献,药物497味。得到7个核心证候社团和5个治法社团,前3位分别为热盛阴虚(26.21%)、气阴两虚证(11.70%)和肾阴虚证(9.57%),最常用的治法为清热养阴(15.3%)、益气养阴(11.1%)、滋补肾阴(5.2%)。得到高频药物20味,依次是麦冬、甘草、人参、茯苓等;药物以寒、平、甘为主,归经以肺、肾、胃、脾为主;配伍频次较高的依次为人参-麦冬、天花粉-麦冬、人参-甘草等。得到中药聚类3组;中药社团3个;配伍规律50条。结论:热盛阴虚、气阴两虚、肾阴虚证为消渴病的常见证型,清热养阴、滋阴补肾、健脾益气法及相应中药在治疗消渴病中较为常用。另外,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和分析古代文献,为现代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