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大中型陆栖哺乳动物地理区边界探测及其驱动因素 收藏

中国大中型陆栖哺乳动物地理区边界探测及其驱动因素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driving factors of bioregion boundaries based on the large and medium⁃sized terrestrial mammals in China

作     者:迟瑶 刘璐 吴朝宁 王结臣 CHI Yao;LIU Lu;WU Zhaoning;W ANG Jiechen

作者机构: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杭州310018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中船智海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94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 

出 版 物:《生态学报》 (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 卷 期:2023年第43卷第23期

页      面:9597-9620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294) 

主  题:地理隔离 大中型陆栖哺乳动物 生物地理区 Infomap 地理加权逻辑回归 

摘      要:地理隔离是驱动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我国大中型陆栖哺乳动物的地理分布数据,基于信息地图生物区(Infomap Bioregions)方法探测生物地理区域,提取对大中型陆栖哺乳动物类群的分布扩散产生阻隔效应的主要界线。从温度、降水和地形的梯度变化角度入手,应用空间自回归模型确定与生物地理区边界相关的主要驱动因子,构建地理加权逻辑回归(GWLR)模型分析各驱动因子重要性的空间非平稳性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划分为3个主要的生物地理区,除年降水量变异系数与边界联系不明显外,其余变量均在10%及以下的显著性水平与生物地理区边界呈正相关,反映出生物地理区边界与气候突变、地形障碍和人类活动的协同作用有关。生物地理区1与生物地理区3的边界线的主导影响因子是人类足迹指数,生物地理区1和生物地理区2的边界线的主导影响因子是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变异系数,生物地理区2和生物地理区3边界线在祁连山脉一带的主导影响因子主要是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变异系数,其余地区为地形障碍。多类群物种对隔离屏障的响应模式难以统一,研究从大中型动物入手,通过识别以不同物种组合为特征的生物地理区域,揭示物种在空间上的分组方式,为探讨各动物类群的隔离机制提供空间模式和框架。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